“我家有癱瘓老人,住院治療頻次較高,需要專業護工陪護,但每次住院都為找護工發愁,一是找不上合適的,二是護工要價太高。”銀川市民張女士說。
面對市場上護工行業存在專業性不強、服務質量難以監督和保障、收費標準缺乏規范等現狀,很多人對護工服務心存疑慮。此外,在醫院,護工多為患者及家屬聘用,醫療機構對護工執業沒有監管,一位護工同時陪護多名患者等現象常見。
今年自治區兩會上,民進寧夏區委會提交了“關于推動我區醫院護工行業規范發展的提案”,認為解決護工行業相關問題,保障患者享受高質量服務,需要加強行業監管。
民進寧夏區委會建議,進一步完善規范性文件,對護工隊伍建設、護工勞務公司規范管理,以及護工準入條件、行業收費標準、護工職業技能培訓等作出相應規定,推動護工行業規范發展。對參加養老護理職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的從業人員,按規定落實相關補貼政策,建立養老服務人員獎懲機制,繼續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培訓機制。開展創新試點工作,將護工納入終身職業技能培訓政策體系,采取規范化培訓,將護工升級為專業護理員,切實提升養老服務人才的整體素質,為助力推動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貢獻力量。(記者 李錦)